其他
反诈 | “假慈善 真行骗”常见模式与应对建议
引言
近年来,不法分子借助公众对公益慈善事业的不了解或天然信任,频繁以虚假组织身份,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诈骗和非法金融活动。其中,基金会(慈善组织)具有筹集社会资金的基本功能和公开捐赠途径、登记证书等信息公开特点,且普遍具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,更易被不法分子冒用。
在腾讯公益的支持下,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处(注册机构为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)结合公益慈善组织和专家学者意见,整理了《“假慈善 真行骗”常见模式与应对建议》,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可进入CFF资源库,下载完整版pdf文件。这些“假慈善、真行骗”模式已像病毒一样在不法团队间快速传播、复制,公益慈善组织和相关方亦需了解相关情况,从预防开始构筑安全防线,以免捐赠人和社会公共利益遭遇进一步损失。
以下图文为核心内容展示,欢迎广大公益慈善组织阅读。如有更正或补充,欢迎在文末留言告诉我们!
注:本文/图所称“慈善组织”是指民政部门认定为“慈善组织”的社会组织,通常登记注册为基金会、社会团体。部分慈善组织具有公开募捐资格,依法开展公开募捐活动,向社会公众募集善款。“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”全称“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”,是民政部指定的为慈善组织提供募捐信息发布服务的平台。
了解更多
点击图片进入 #反诈,一起行动 专栏
了解更多慈善领域反诈骗内容
END
内容编辑 | 霍英泽
内容审校 | 史成斌
推文排版 | 季拓
视觉设计 | 付晓婕
视觉审校 | 刘婉茹
🔥 CFF热点推荐 🔥
点击“在看”,你最“好看”
欢迎将基金会论坛公众号CFF2008设为“星标”,点亮“赞”和“在看”,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哦!